2018年5月6日 星期日

關於母親的形象

 
去年母親節,我試辦了這樣的活動:母親節宣導活動。核心概念是這樣的:
1.不是每個小孩都有媽媽
2.不是每個小孩都擁有good enough mother

在這樣的概念底下,我選擇的宣講教材是宮西達也的繪本"我最喜歡媽媽了"。

這本繪本中母親的形象非常寫實,很適合本校的家長,我一度很想拿來做家長宣導的教材。故事裡的媽媽兇巴巴、很愛嘮叨、愛罵人、負面思考,每次媽媽罵完小孩後,小孩就會開始想像一個完美溫柔的母親,並說出如果媽媽可以如此這般有耐心的話,我就會更喜歡媽媽了。

類似這樣的內容其實最貼切小孩的實際生活,我在入班使用菲力的17種情緒繪本時,提及菲力的家庭是一種理想型,現實中的家庭對話比較常出現的是另一種樣貌時,許多小孩激烈表示認同,當然也有確實家庭溫柔和諧的,並不是要否定這樣的家庭存在,只是想要打破我的家庭真可愛這樣的概念。

我認為這幅媽媽的形象,呈現出的情緒就是複雜的,她可能無法完全為母職的角色樂在其中,但她基本上還是努力想成為一個夠好的母親。
在宣導時講這本繪本,也確實能引起一些共鳴,但共鳴不能太久,否則就會變成批鬥大會,那些情緒久久無法消除的,仔細一看幾乎是個案啊!就讓我們來個別處理吧!

去年宣導課程結束後張貼在輔導室窗戶展示

今年主任幫我爭取到一整面牆

我先貼了四張從家庭大書精選出的頁面,內容分別是

家庭成員: 可能很多人也可能很少人(其實我想要的是家人這一頁,呈現出家庭雙親、單親、二人家庭、繼親家庭、隔代家庭甚至同性家庭等多元樣貌)
感覺:有些家庭會分享自己的感覺,有些家庭話藏心底...

工作:雙薪家庭、單薪家庭、失業家庭...
家庭有各種不同的樣貌



然後繪製宮西達也筆中的這位媽媽



畫出來以後據說被太多人反映這媽媽看起來頗憂傷



美勞老師幫忙上點妝


不過確實,我想畫出的就是有點憂傷的媽媽:家庭溝通不良、工作疲勞、小孩一天到晚惹事、先生放手不管...,很符合本校許多家長的樣貌啊!

宣導分兩場次,對象是三年級和四年級


挑選小孩寫的內容


覺得這張很經典









覺得童軍團的活動非常棒,一樣不限定母親節只有母親可以過,而是選擇任何一位家人帶他去旅行的活動。

延伸閱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