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對話是台灣導演黃惠偵2016公開上映的紀錄片,是我女兒第一次進電影院看的電影,當時還有紀錄:番茄電影院初體驗:日常對話。
在看得當時就覺得這部紀錄片好適合分享給學校,希望學校老師能夠理解有時候看似失功能的家庭,那隱藏其中的愛其實只是曖曖內含光,不曾感受被愛、被遺棄的感受深深刻在成長的歷程,無法開口去談,黃惠偵導演透過鏡頭開啟對話,從心去理解媽媽的故事,理解媽媽也終於能釋放自己,是真實又感人的一段歷程,透過這段影片,也希望能提醒學校老師一些基本的訊息,因為疫情的關係只能很粗淺的進行,如果可以,下次進行這樣的宣導時,還希望能帶過目睹/受暴兒常出現的行為反應,希望更能讓老師們理解這樣的孩子(其實之前都有提過,但條列講述式的提和看完影片進入那個情境後的提還是會有落差)
透過日常生活的鏡頭,訴說著一位遭受丈夫家暴的同性戀母親帶著女兒出逃的故事,相依為命的母女,關係卻是緊張又疏離的
以下透過問卷整理老師們的回應
前面其實是透過是非題告訴老師們這些需要知道的基本訊息
不得不說在本校有機會進行通報或接收過通報公文的老師真的不在少數,這100名老師還包括為數不少的幼兒園老師、行政組長,因此身為導師職務遇到需要通報的狀況比例是非常高的,也因此面對目睹/家暴/性侵害事件的老師可以怎麼做,就會是之後要宣導的重點
選擇將將學生立即安置至寄養家庭或安置機構的有89位
選擇協助家長進行親職或情緒教育有96位
選擇家長需罰緩或接受勞動服務以達懲治的效果有50位
選擇應直接剝奪家長親權17位
會設這個問題其實也是輔導處常面臨的問題,老師會質疑為什麼孩子遭受如此虐待還無法離開家庭?其一是孩子離家不一定會比較好,其二是目前台灣的寄養家庭及機構數量不足,這也是全世界安置系統會面臨的問題,因此安置會優先考量安置給親屬,而安置也不能解決問題,很多施虐的家長其實也需要協助,他們自己就不曾好好地長大,因此這個問題一部分也是希望能讓老師知道,通報後除了安置,還可以有其他選項。
在台灣要實施所謂愛的教育就和人本的污名化一樣困難,我自己是完全不體罰教育的施行者,但我也能理解有時候真的無能為力時,體罰是最迅速有效制止孩子負向行為的不得已的方式,只是會覺得,如果老師自己都支持體罰,那麼要如何去和家長說不能打孩子呢?直接禁止體罰,但卻沒有教導家長不體罰可以怎麼做效果是很有限的,所以我很想知道這部分老師們的想法是什麼。
提升兒童權利、打造一個不體罰小孩的國家、能貫徹零體罰的教育理念是我一直想要推廣的,就和教導孩子身體保護一樣,要孩子如何去判斷什麼樣的觸碰是可以的最重要的是去重視孩子的感覺,體罰也是一樣的邏輯,要如何告訴怎樣的體罰是可以的是一件很弔詭的事,失控的管教很多時候是在反映父母的情緒,這樣的教育真的是有效的嗎?
很多專家研究指出體罰有很多後果,包括暴力行為的模仿、低自尊、親子關係變差等等,面對頻繁施暴的家長除了不斷通報,當孩子在學校也對同學施予暴力,真的就是在進行經驗的複製,或許有些人會說體罰確實制止了孩子的問題行為,讓孩子能夠自律,但一定要用體罰才能讓孩子自律嗎?
進行中輟通報最重要的目的是讓孩子回歸校園,但在小學當孩子出現缺課問題,大多是家庭出現問題,通報常常是用來警告家長不能剝奪孩子學習的權力,但最重要的還是去了解家庭的困難是什麼。
同志家庭越來越多,這邊我看到一些會感到困擾的老師其實是對同志非常友善的,完全能接受孩子性向的選擇,所以我想這邊的困擾未必是歧視或不能接受,而是面對非常態時的焦慮(應該也沒有到焦慮的程度)。同志家庭我想就和異性戀家庭;非婚生家庭、單親家庭或隔代家庭沒什麼不同,就平常心看待,面對未來越多不同的家庭樣貌我覺得很好,所謂的家庭問題並非是家庭型態所造成,而是關係的對待讓人受傷,這才會是問題,而這樣的問題不只是出現在單親家庭、隔代家庭、新住民家庭.....,主流的異性戀家庭出現的困擾可不亞於前述那些類型的家庭呢!
老師們給的回饋大概可以分成這幾類
一、傳統價值的反思
過去傳統家庭樣貌中對女性的樣板化要求:得藉由婚姻得到自己存在的價值、得忍受不當的暴力對待、得隱忍自己性向符合社會期待,也有對於媽媽同性戀角色感覺可愛(孫女問阿嬤喜歡誰、還有阿嬤的女朋友們)或困擾的
二、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
對於母女關係刻畫感受最深的回應最多。對於親情的描述,關係的掙扎與衝突有較深刻的感受,最多人描述印象最深刻的是女兒被父親性侵的段落,女兒被父親性侵媽媽卻不知道,女兒以為因為爸爸性侵自己而讓媽媽討厭自己、導致沒有安全感、被遺棄的孤獨感都是讓老師們看了會覺得心疼的段落
三、教師角色的結合
能理解過去曾經遇過的學生家庭、對同志家庭以及目睹兒內心的創傷能有更多的理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