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2日 星期五

性別宣導課程1:性別氣質玫瑰少年葉永鋕

這個課程我已經進行第四年,對象一直都選擇五年級學生,因為十一歲的孩子陸陸續續進入青春期,對於性別有更多的好奇,這個年紀對同儕群體的仰賴也更容易發生霸凌事件,因此用兩節課希望能營造更友善的性別環境。

過去教授這樣的課程完全不會是一個問題,但在性別議題敏感的這一年,葉永鋕這個名字儘管被廣為認識,但是性別教育卻從極端的兩端被對待,真的是非常、非常、非常的可惜,甚至有些校園將有爭議的內容通通捨棄,只講一些其實大家都已經知道的觀念(主要以防禦的立場去講述)。但是進入校園現場就會發現,孩子對這類的議題有多渴望、多缺乏,家庭沒有教的只能仰賴學校。

第一、二年:著重在單一的觀念講述
使用的媒材有:繪本奧利佛是個娘娘腔、介紹多元性別特質的勇者、葉永鋕的故事、學習單
上課方式:講述法、角色扮演、學生上台分享

第三年:較從社會建構的角度去說

第四年也就是今年:從孩子的思考、行動希望能將觀念擴散至生活中
在輔導室前面弄一塊學生宣導展示區,和性別議題有關,每次入班以後的學習單都只有我自己看太可惜,想要多一些學生聲音被看到的機會,先從這個小版面開始,入班的小字條開始,路過的都可以延伸(可以看、可以寫、可以一起參與)





前置作業
五年級全年級發下陳俊志2008年寫的「人間失格----高樹少年之死」,選擇這篇除了清楚講述事件過程,藉文章得到第31屆時報文學首獎作為閱讀範本的正當性。

每班親自交到導師手中事先說明為什麼要看這篇文章,請導師有任何問題與我聯繫,有導師看完以後告訴我班上有愛跳舞的男孩經常被同學嘲笑,請我入班時特別加強這個部分

導師幫忙請學生寫下心得感想

人們群聚一同時,常常會以多數的觀念壓抑了少數人的自由,覺得與人家不一樣就是不正常、不對的,但其實很多固有觀念都會隨著時間、環境而改變,很多事情沒有一定的答案,不是多數或固有的想法就是對的,應該學會互相尊重,就不會有這樣的悲劇產生。


課程設計
過去的宣導方式以我講述為主,第二節課再透過戲劇角色易位發聲,但幾個禮拜前翁麗淑老師來我們學校授課,觀課完後決定現學現賣,讓學生先有足夠的先備知識再來討論改變社會的可能性,嘗試看看這樣帶討論的方式效果如何。

媒材:公視獨立特派員:萬年青的眼淚蔡依林Play世界巡迴演唱會:不一樣又怎樣紀錄片葉永鋕篇從性別光譜介紹性別氣質

第一節先透過影片將葉永鋕的事件具象化,講述性別光譜、性別歧視、刻板印象的現況。孩子個別寫下九宮格--性別霸凌的聯想,擷取部分寫上黑板再一起討論。

第二節讓孩子分組討論,我們可以如何行動讓這個社會變得更友善。



驚訝的是多數孩子認為現在的社會性別歧視已經不存在,我說的確現在的社會和從前相較起來包容性已經高非常多,但想想自己的姓氏是跟爸爸還是媽媽?家裡的經濟支柱是爸爸還是媽媽承擔?這是性別刻板印象以及性別的不平等。

有孩子提到性別差異說:就像女生那個來會被男生嘲笑。

我回應你這個想法呈現的不只是男生嘲笑女生這一個舉動,而是為什麼我們無法直接講出月經這兩個字,要替代為"那個",避諱就代表我們對月經帶有異樣的眼光,說明過去傳統習俗認為月經是污穢的,甚至女生月經來不能進廟裡拜拜。

回到性別氣質,你從小到大有沒有聽過有人被罵娘娘腔?男人婆?人妖?這個社會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這是很嚴肅的課程,也花了許多時間對孩子的分享進行解釋與澄清,我沒有透過遊戲來把它變得好玩,但是每一個孩子的眼神都很認真,感覺得出他們有非常多疑問,對於性別教育的現場,他們表示雖然學校有教仍深感不足。

第二節的討論我邀請每組自己選擇從不同的方向思考改變的可能:立法、媒體、教育、個人、魔法(超越現實理性的任何想法)

反省需要更多多具象化的說明(但不是舉一樣的例子,孩子的思考會馬上受限),例如談到法律,先介紹目前已經有的性平相關法律,而立法指的是可以有哪一條具體的法律讓性別環境更友善。

媒體






孩子說多報導正向的新聞,不只是傳遞部分的事實。有孩子反問,指報喜不報憂是否掩蓋真實,我回應所以應該是平衡報導。


法律

社會課剛好有提到憲法孩子也提出憲法和民法相牴觸的時事

有孩子說法律也禁止人闖紅燈,但還是有人會知法犯法,所以道德內化才是最重要的事,法律只是最低限度的警示。

法律會有瑕疵,執行法律的人有時也可能有盲點,甚至有人認為政府可能忽略弱勢族群的需求

我再反問孩子----那些欺負葉永鋕的都是壞人嗎?這個世界能單純的把人分成好跟壞兩種嗎?孩子回應每個人都有好的部分和壞的部分,也有孩子說他們可能也是被欺負長大的、他們覺得好玩沒有想到這樣的結果….

我還來不及解釋的是:人心中的惡意啊,有時候會造成很可怕的結果,我們要如何去改變這樣的惡意讓人好好的生活著?有時候問題的解決很難單靠改變一個人去達到效果,但還是要相信從一個人開始改變的力量。

個人



孩子說讓自己變得更堅強、增加自我保護的觀念,我說乖的世界可能也會有點無聊呢!

教育

我詢問孩子:很多事情學校有教大家也都知道不能做,但還是做了,所以教育是出了什麼問題?這樣的認知要如何才能被身體吸收?有孩子回應上課的方式要有趣,但其實對於這樣的問題實在很難回答。有孩子回應不是只有在學校,在社會、在家庭也都要教育,教育是持續的,觀念的養成非一時半刻可以達成。

魔法

















時光倒流到什麼時候,只要有人的存在就有善有惡,似乎很難完全阻止?有孩子回應或許時光倒流,葉永鋕不會死,但霸凌事件還是存在。

有一組選擇了魔法,他們寫下:每個人如果都不分性別,這樣就不會發生性別霸凌,也不會有人受到這種傷害而死亡、欺負等等,大家都可以勇於做自己,不會有人受到異樣的眼光。

在分享時我們討論了哪些生物沒有(固定的)性別、可以自由選擇性別的好處,怨恨自己沒有先添購Worm Loves Worm(註一)這本繪本可以馬上變出來炫耀。

也有一組寫下希望回到事件當下,阻止這件事情發生

我說可以怎麼阻止?孩子說告訴老師、家長請他們解決,我說依賴權威是一種不得已的方法,如果權威讓我們失望,或是處理的方式造成反效果怎麼辦?孩子也說告訴老師可能加害者會背地裡更嚴重的報復,那怎麼辦呢?

孩子自動選擇用戲劇的方式呈現討論內容







我反問除了加害者、受害者之外,其他人在做什麼?那些不想傷害別人的旁觀者為什麼沒有幫助葉永鋕?

為什麼人會變得冷漠?大多數的孩子立刻回應:這為了自保,也有孩子反應有可能因為欺壓者握有權力:是校園幫派的老大,或是學校老師的小孩我說你這個分享很重要老師得檢討,這是不容許發生的事情。

抓住這個點用最後一點點時間討論我們可以如何不冷漠?可以如何改變社會?部分學生期待透過法律、校規的制裁來懲戒,認為嚴刑峻罰可以阻止不好的行為。我舉了印度為例,說明巴士案的加害人都被判了死刑,但有阻止類似的事情再發生嗎?有孩子提議只要把小學生通通殺光就不會有霸凌我說那世界就毀滅了小孩回應你錯了,是人類會毀滅(馬上認錯)。

這些問題沒有答案也無法立刻被驗證,沒有一個可以確定的方向會讓人慌亂,但教育就是這樣,你不確定孩子吸收了哪些東西、這些東西會引發出什麼樣的效果,但可以確定的是葉永鋕的故事已經深植他們的心中,在心裡面種下的種子儘管成長後面貌不同,但都是在豐富滋養養分。



孩子分享創作:人魚王子

























註一

Worm Loves Worm講的是兩隻蚯蚓相愛的故事,蚯蚓是雌雄同體地生物,在婚禮過程中許多昆蟲想要加入傳統的儀式,而這樣的儀式可以如何改變,故事想要傳達的是:兩個想要結婚的個體在一起這件事(可參考幸佳慧的導讀)


延伸
性別光譜不是你想的性別混淆 高市印宣傳摺頁破除性平謠言



有孩子向我介紹這本根據葉永鋕事件改編的故事
像女孩的男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