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19日 星期四

零用錢與自我控制的權力


HugMis5_212 By專輔劉馨如

圖片來源於此,是悲慘世界的Jean Valjean,是另一種議題的偷。

在學校偶爾會遇到一些偷竊的議題,分析幾種可能原因:

物權觀念
無法清楚區分那些是別人的不可以拿,那些是屬於自己。

遇過一些偷竊的小孩不覺得自己在偷,認為放在公共場合的東西不屬於特定哪一個人所以自己可以拿,通常發生在低年級的小孩,或是嬰幼兒尚未建立物權觀,可以告訴孩子這不是你的不可以拿,同樣的也要教他保護自己的東西,學習拒絕別人不恰當的要求。有些爸媽習慣幫孩子找藉口,他還不懂、他還不知道,對於孩子不告而取的行為默許,容易造成孩子的物權觀混淆。

負向撒嬌
這樣的偷竊背後經常伴隨其他問題行為,例如情緒、肢體衝突等,每次只要偷就可以吸引別人的注意,或是孩子常見報復被父母忽略的手段,通常出現在父母與子女較少互動的家庭,只要有問題行為就能被重視,行為越強、家長越會放下一切飛奔而來,有人理會比都沒人理好,是常會有的連結。

證明自己勇敢/壓力
敢作刺激的事情,或是做的當下很緊張,但做完以後很有成就感,變成習慣性地偷。

羨慕
羨慕別人有新奇好玩的玩具,但自己無法擁有的偷。

內在匱乏
我目前遇到每個被安置的孩子,通通有偷竊的議題,內在的匱乏洞實在太大,缺好多好多的愛,這樣的孩子很辛苦,也容易讓老師感到灰心,明明已經盡己所能給好多的愛?為什麼你還是不滿足?但這樣的孩子匱乏的需求實在太巨大了,再多的愛也補不滿心理的空缺,除了偷竊還經常會表達自己吃不飽、肚子餓,細問下又發現明明已經給予足夠的食物,但在孩子的心理狀態下永遠無法被滿足。

除了最後一種,其他的我覺得都好解決物權觀念可以再建立負向撒嬌可以調整成正向的引導證明自己這種較少發生在小學生身上羨慕別人可以和家長談談適度的給予零用錢。

有些孩子的狀況是父母完全不給孩子零用錢,或是給的條件非常苛刻,曾遇過孩子父母要求其參加全國性的比賽得到前三名才能得到高額獎金,孩子達不到就偷,讓父母頭痛,後來請導師協助提醒家長,適度的零用錢是必須的,就沒再聽導師提起偷竊的問題。

有些家長給了孩子零用錢,但卻規定一堆,這個不能買那個不能買,強調必須要有良好的儲蓄習慣,讓孩子失去學習掌控權力、替自己進行生活規劃的機會。

多大的孩子可以擁有零用錢?
這個問題得看家庭狀況而定,分享團督時教授分享與自己孩子的互動:他在孩子三歲時就給零用錢,幼稚園就可以自己去雜貨店買東西,但他會在旁邊看,店員因熟識也都會幫忙,也是直接學習數字的計算,想要的東西買不起,便能自動建立儲蓄的觀念--我再等多久就可以存到足夠金額的概念。

一開始一個禮拜給一次
大一點調整成兩個禮拜給一次
國高中調整成一個月給一次

金額看到時物價的波動而定,孩子的零用錢由自己管理,基本上不會干涉購買的物品(父母要學習放手),就算要買很垃圾的東西、做很浪費的消費也要學習忍耐,讓孩子擁有掌控權非常、非常、非常重要

開始擁有零用錢的同時,就得克制不隨意贈送孩子玩具,想要的東西自己存錢買,特殊節日父母才會買玩具給她,但價格過於高昂的要討論,可能幫她出一半,剩下的還是要自己想辦法

孩子的零用錢買自己想要的奢侈品,其他生活必須添購的物品,父母幫忙準備,零用錢完全自己控制,如果錢不夠可以討論是否有其他賺錢的機會,但絕對不是考試100分或做家事這種方法獲得,因為考試成績是要對自己負責、做家事他也是家裡的一份子本來就應該分擔,重點是父母也要學習放手。
  
上面提到的這幾種狀況,都沒有把社會、家庭的脈絡放進去一起考慮,我曾遇過一個孩子,有次閒聊劈頭就告訴我:老師你知道我家裡很窮嗎?孩子由媽媽獨自撫養,生活經濟負擔大,無力提供零用錢,所以孩子告訴我,他平常下課撿資源回收,所得就是他的零用錢,畢業典禮當天他去蒐集了好多課本,更曾偷偷分享把寶特瓶裝一點水偷點重量的秘訣(老師魂當然馬上露出為難臉提醒這是欺騙)

錢的運用有階級的差異,對於物質缺乏的家庭而言,就不單單只是教養提醒這麼容易解決。

延伸閱讀
你的零用錢發對了嗎?
曾經有偷竊議題的孩子經了解後是因為自我控制能力不佳,因此請導師協助邀請家長一起培養孩子的儲蓄觀,我調整文章的做法將存錢筒先從兩個開始:日常小額儲蓄必要時可使用,以及儲蓄投進不可拿出。

同時發現孩子主要是購買零食逛合作社時引發的消費行為,因此提醒家長早餐讓孩子吃飽,減少逛合作社的機會(減少刺激),這樣的方法對這個孩子是有效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