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專輔—劉馨如老師
小孩畫我好像喔。這禮拜開始在四年級宣導家庭暴力防治,第一個班級就有小孩上課到一半哭到不能自己,下課等孩子收拾情緒後主動找我分享家庭暴力的恐懼經驗,在此之前從來沒講出口,連一樣害怕的手足彼此都不敢分享。
講出來有什麼好處?
有些事情真的沒有人提不知道可以怎麼做
我請小孩在這裡寫下想告訴家人卻不敢或不知道怎麼說的話,學習單回家要請家長簽名,但若不想被家人看到這段,在旁邊寫下剪,我會把這一大題剪下來,這是和孩子一起討論出的方法。這個孩子寫下了衝突,但他旁邊寫不剪!我們也有稍微討論衝突被正視的可能後果。
提供資源、也說明資源的界限,告訴孩子們撥打113電話會發生什麼事情,聽聽小孩的擔心:
★爸媽會不會知道是我打這通電話?被知道以後我會不會被波及?
-->基本上社工有義務要保密,這通電話所有人都可以打,如果還是很擔心,可以把你的擔心告訴社工
-->看情況而定,如果當下已經危及到生命,打這通電話可以阻止悲劇的發生,如果你很焦慮不知道怎麼處理,可以隔天來學校告訴信任的老師,老師會陪你一起面對
★會不會打了這通電話導致家破人亡
-->並不會發生,社工和警察是以幫助的角度去關心以及提供協助,可能加害人需要學習情緒控制的方法,很多時候是當下的危急需要被中止,家庭不會因此面臨太大的改變
★是不是打了這通電話這樣的事情就再也不會發生?
-->很遺憾,社工的介入並無法馬上解決問題,有時候問題的形成原因很複雜也很長遠,並不是打了這通電話處境就能馬上改變,還需要很多力量去處理,有可能還是有家暴的情況發生,但頻率減少了,或是施暴者力道減緩了,改變並非一蹴可幾。
盡量用淺白的語氣去解釋這樣的疑惑給孩子們聽,但也知道強制通報的限制,忽略了事件形成的複雜性,有時候遇到處理得不夠細緻的社工,反而會變成很可怕的傷害(同樣的老師、警察等公權力的代執行者亦然)
但最重要的是讓孩子更有能量面對,有能量去面對,知道自己並不孤單,藉由同儕分享知道原來有人遇到和我類似的事情,他是怎麼面對的,然後傳遞一個訊息給孩子知道,不管發生什麼事,我會盡我可能的陪著他、聆聽他的故事。
資源聯繫後更重要的是往下讓孩子相信自己有能力做什麼,雖然這麼說看似矯情,但重拾希望能夠改變世界的信念,能帶來一絲絲的光亮(好吧,暫時找不到更好的形容)。
參與這個由婦女救援基金會舉辦的旁觀者介入暴力預防研討會的幾項心得
★我一直不太能接受"婦女"救援基金會、"現代婦女"基金會這樣的名稱,加害者與受害者並非性別二元對立,與會時衛生福利部保護服務司司長張秀鴛也這麼提到:暴力是人的議題,而不是女人的議題,但馬上被婦援會執行長張淑玲反駁,回應就數據顯示,在台灣家庭暴力問題,就是一個性別的議題,是長期結構性的文化議題,也確實在我們學校所屬的學區中,有非常高比例的家庭暴力問題,就是性別刻板印象形塑的結構暴力。
在使用小愛的畫本這樣性別暴力刻板呈現的影片(施暴者為酗酒的父親、受害者為擔任家庭主婦的柔弱母親),孩子看得很有共鳴,但同時我也提醒孩子,媽媽輕蔑的眼神、諷刺的話語也是一種暴力,去更仔細辨識家庭中沒有說出口的溝通阻礙,暴力並非只存在肢體,負向的語言、疏離與冷漠的關係以及性的脅迫,也都是一種暴力的形式,絕大多時候暴力與人的情緒控制有很大的關連,需要學習不使用身體自虐或傷人的方式處理情緒,也要學習照顧自己與他人的心靈。
★路人甲正義行動
研討會取經美國Green Dot綠點所提的路人甲正義行動,就是希望透過各種方式啟發所有人去正視、面對暴力的問題,而其中最關鍵的影響力就是相信自己是促成改變重要的一環、相信小小的行動可以改變世界。
受暴或目睹暴力的孩子情緒是壓抑或者高漲的,有非常高比例被誤診為ADHD,試想每天回家面對衝突、無法安眠擔心受怕,要如何專注於課業呢?他們的痛苦有各自的處理方式,而我總希望雖然改變無法立刻顯現,但改變是每每在生命歷程感到絕望的時刻,會想起曾經有過的一點溫暖,可能來自某個同學、某位老師、某位生命中曾經驚鴻一瞥的貴人。
偶爾有老師問我某某孩子會不會是下一個鄭捷,現在我越來越能肯定的回答不會,只要生命中曾有一個真正在乎他的人,就能讓痛苦絕望的心稍微被解凍一點點。
延伸
霸凌的事件也是,需要照顧的不只是被霸凌的人,而是去思考事件形成的原因,霸凌絕對不單純是個人的議題,個人的議題永遠是社會、結構的議題,為什麼這些人會成為欺負別人的人才是我們需要去關注的,他們也是一群需要關心與陪伴的對象。
沒關係,就生氣吧!”生氣創作畫展 2016 1/15-1/22 在台北光點
這是一個由大學生帶領小學生團體,集合藝術創作而促成的畫展,用意在於替生氣解除汙名化,沒關係就生氣吧,告訴大家生氣就像快樂、悲傷、滿足....等所有情緒一樣重要,重要的是怎麼面對生氣,怎麼安慰生氣的自己、在一般的狀況下怎麼去安全的生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