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資料:威信型遊戲輔導
過去我們的成長經驗多在打罵中成長,要如何落實「愛的教育」不是件容易的事,在發展階段中,孩子要從他律—他人約束行為進展到自律—自我約束,是需要漫長的時間學習,在這段過程,需要大人從旁協助、陪伴,也就是共律。
他律—共律—自律
孩子要能夠自我管理需要這樣的歷程,共律是常常被忽略的部分,大人太容易認為理所當然的能力,其實需要學習。共律是大人陪著孩子進行自我管理,也就是最常出現的教養議題,而陪伴共律的歷程中,我覺得最難的就是「設限」(設定限制)
當孩子打人時
當孩子一直想吃零食
當孩子一直玩不想回家
當孩子一直想看電視不願意寫作業
學習如何尊重每一個孩子而盡量避免直接用權威去壓制,有五個階段
step1同理情緒
大人冷靜的讓孩子知道不是在懲罰你,而是知道你需要幫助。我知道你很___(生氣、難過、焦慮、失望....),因為你___(還想要玩、被拒絕...)
step2設限
step2設限
溫和、簡單、堅定的態度,讓孩子知道我不可以___(打人、賴皮....),因為(會讓別人不舒服、時間不夠...)
設的限制不多,幾乎沒有,但一旦設了就一定要做到,小孩很會試探大人的底線,要學習溫和堅定的堅持。
step3給予選擇
step3給予選擇
你可以(打枕頭、再玩最後五分鐘...)
讓孩子有選擇權是發展階段中很重要的一環,讓孩子相信自己有能力做決定,增進自我控制感(但要協助進行「合理」的選擇,在條件內做選擇而不是想怎樣就怎樣,
讓孩子有選擇權是發展階段中很重要的一環,讓孩子相信自己有能力做決定,增進自我控制感(但要協助進行「合理」的選擇,在條件內做選擇而不是想怎樣就怎樣,
step4若無法選擇
我幫你選擇(你希望我幫你選),再怎樣我都會陪你做到
step5注意執行的後果
注意是否有憂鬱反映
從事輔導工作的我,自己也是提倡零體罰的媽媽,到目前為止也很努力的往這條路前進,我覺得效果不錯,我的孩子在許多人眼中是可以溝通的孩子,還不到三歲的她能夠使用語言表達自己的各種情緒讓我們知道,也會告訴我們她希望我們怎麼陪伴,有些無法配合的,會告訴她替代的方式,雖然這樣的方式效果不是立竿見影,但我們一直都有看到孩子的進步。
在學校面對一群學生,導師較難用這麼溫和的方式陪伴孩子,孩子學會表達也與家庭教育的養成有關,但可以試試看,有時候孩子比我們想得還要有能力,有時候孩子現階段所具備的能力又不像我們所想的那麼多,這之間的平衡拿捏,需要很多的觀察與學習。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